奶牛腐蹄病可用中藥治療
來源:養(yǎng)殖商務(wù)網(wǎng) 編輯:佚名 更新于:2017-3-27 閱讀:
方法一:中藥青黛散治療:青黛60克,龍骨6克,冰片30克,碘仿30克,輕粉15克。共研成細(xì)末,在去除壞死部分后將青黛散塞于創(chuàng)內(nèi),包扎蹄部。
方法二:取桐油150克,放在鐵瓢里加熱煮沸后,加入明礬2克,用棉球或紗布蘸取熱桐油涂燙傷口,涂燙后再用凡士林或黃蠟填孔封口,最后將蹄包扎。
方法三:取血竭桐油膏(桐油150克熬至將沸時(shí)緩慢加入研細(xì)的血竭50克,并攪拌,改為文火,待血竭加完攪勻到粘稠狀態(tài)即成),以常溫灌入腐爛空洞部位,灌滿后用紗布繃帶包扎好,10天后拆除。
方法四:一般性病例可用血竭松香桐油膏(1:1:3)填充。每天清洗換藥1次,后延至2-3天換1次;慢性頑固性病例可用血竭粉直接填塞創(chuàng)口或瘺管內(nèi),然后用烙鐵烙化封口,蹄裂嚴(yán)重的用烏金膏(血竭粉30克、松香45克、黃蠟15克、人發(fā)燒炭15克熔化成膏狀)填充后用消毒紗布8-10層包扎,3天換藥1次。3次為1個(gè)療程。
方法五:血竭白芨散。組方:血竭100克、白芨100克,兒茶50克,樟腦20克,龍骨100克,乳香50克,沒藥50克,紅花50克,朱砂20克,冰片20克,輕粉20克,將上藥共研為細(xì)末備用。
方法六:用方藥枯礬500克,陳石灰500克,熟石膏400克,沒藥400克,血竭250克,乳香250克,黃丹50克,冰片50克,輕粉50克共為極細(xì)末。填塞病牛蹄部膿腔,并用繃帶包扎蹄,連用3劑。
方法七:將包有碘片的藥棉塞入潛洞,用適量松節(jié)油噴在包有碘片的藥棉上。由于碘與松節(jié)油反應(yīng)放熱,從而起燒烙作用。
方法八:外敷方:雄黃、大黃、白芷、天花粉各30克,野芋頭、山烏龜各200-500克,將諸藥混合搗爛,加少量白酒,棕片包敷患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