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牧草對奶牛的生理營養(yǎng)作用
來源:中國養(yǎng)殖網 編輯:佚名 更新于:2016-3-7 閱讀:
豆科牧草有促進農作物秸稈類粗飼料消化利用的作用奶牛體內礦物元素缺乏會使瘤胃微生物生長效率降低,嚴重缺乏時飼料的消化率降低,微生物群體數(shù)量減少。秸 稈類粗飼料中,礦物質元素較為缺乏,而奶牛瘤胃真菌生長對硫有特殊需求,且硫有利于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磷的體外試驗可使纖維素消化率提高123%,微 生物蛋白增加53%,體內試驗的纖維素消化率提高10.9%。瘤胃磷、鈣缺乏時,微生物生長效率降低,秸稈采食量和消化率均降低。鎂對所有瘤胃微生物都是 必需的,對纖維分解菌尤其必要,供給足量的鎂是農作物秸稈等低品質粗飼料達到最佳利用效果的先決條件。豆科牧草含有鈣、硫、磷、鎂、鐵等多種礦物元素,加 之奶牛的瘤胃微生物對必需礦物質元素的富集能力,即可滿足奶牛對礦物質元素的需求。
豆科牧草對農作物秸稈存在著協(xié)同利用效果,而這種正組合效應是由多種因素綜合而形成的,我們在奶牛日糧合理利用這種正組合效應將會使秸稈的利用效率得到進 一步提高。苜蓿干草可消化粗蛋白含量是一般農作物秸稈的2.3~3.5倍,綜合營養(yǎng)價值與奶牛的混合精料接近。研究發(fā)現(xiàn)苜蓿在瘤胃中的降解恰好能夠產生某 些粗纖維分解菌生長所需要的異丁酸、戊酸以及小肽和氨基酸,通過刺激粗纖維分解菌的活性,從而增進奶牛對纖維性物質的消化率,并改善了瘤胃環(huán)境的生理參數(shù) (如支鏈脂肪酸、瘤胃氨態(tài)氮等)。另外奶牛日糧中添加苜;蚣t豆草時瘤胃真菌的游動孢子數(shù)目增加,苜蓿易發(fā)酵的細胞壁成分能促進纖維分解菌在低品質農作物 秸稈上的集群,這些實驗進一步證實了補飼苜蓿等豆科牧草產品可改善農作物秸稈的利用效率,并證明苜蓿草和麥草存在著正組合效應。所以,在奶牛日糧中添加豆 科牧草,既可滿足奶牛營養(yǎng)需要,提高奶產品品質,又可顯著提高奶牛對粗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飼養(yǎng)成本。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