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與奶牛的繁殖
來源:中國養(yǎng)殖網 編輯:佚名 更新于:2016-8-8 閱讀:
泌乳早期奶牛日糧粗蛋白含量過高還會加劇能量負平衡程度并延遲卵巢功能恢復。
3、礦物質、維生素與奶牛的繁殖:
日糧中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和比例對奶牛繁殖力有很大的影響,但對長期少量缺乏或稍微過量所產生的影響還不很清楚。各種礦物質(特別是微量元素)之間還存在相互作用,如銅和鋁。維生素和礦物質長期不平衡可加劇對繁殖力的負作用,而且繁殖力完全恢復需要較長的時間。幾乎所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除鐵外)對繁殖功能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許多研究表明,鈣、磷、銅、鋅、鎂、鈷、硒、碘,維生素A、C和E缺乏癥以及鈣、磷和鋁過量可使奶牛繁殖力下降。但單靠補充礦物質或維生素來消除繁殖疾病的成功例子并不多。
4、對策:
能量平衡和飼糧蛋白質狀況是影響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在生產過程中應盡量按照奶牛不同的生理階段對營養(yǎng)的需要來制定合理的營養(yǎng)標準,避免營養(yǎng)不足或過剩,從而充分發(fā)揮奶牛的繁殖性能。
實際上,母牛泌乳早期的能量負平衡是不可避免的,但應設法盡量減輕這種能量負平衡程度。對那些產后30一40天仍不出現(xiàn)發(fā)情征兆的奶牛,其泌乳早期、泌乳晚期和干乳期的飼喂方式必須采取相應改進措施。能量負平衡的程度依賴于采食量,但通過增加精料的采食量來增加能量顯然是有限的。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增加脂肪的含量來提高飼糧的能量濃度,從而盡量滿足奶牛產奶對能量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弱能量負平衡的程度,對于保證奶牛的繁殖性能是有益的。另外,應該保證奶牛產犢前有適中的體況。
在蛋白質方面,既要保證高產奶牛的產奶對蛋白質的需要,又要避免大量的尿素產生。為此,首先是選擇過瘤胃蛋白質含量高、而瘤胃降解蛋白質含量低的蛋白質飼料。其次是供給適當的可降解碳水化合物,使之與瘤胃降解蛋白質有適當的平衡。
12
上篇:
下篇: